从学院招就处得知,今年盐城地区录取新生达到462人,比去年录取人数上升11.3%,赴盐城地区招生宣传小组的全体同志们都非常高兴。在今年考生总人数有所下降、学费比去年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盐城地区新生志愿填报率不降反升,说明了我们的招生宣传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回望今年的招生宣传工作,有一下几点体会:
1、充分利用大型咨询会搞好宣传。今年考生人数尽管有所下降,但盐城地区7月24、25日连续两天的咨询会持续火爆,考生和家长一早就从四面八方赶来,八点左右现场已经是人潮滚滚,场内温度也迅速升高。咨询会现场是招生院校和广大考生直接面对面交流的渠道,也是充分宣传、展示自己的好机会,应该高度重视,尽管摊位上已经安排了六个老师,但大家还是汗流浃背,声音嘶哑,不得不吃会务处发放的润喉片,我们欣喜地看到:前来咨询的考生和家长很多,对我们学校比较感兴趣,说明我们学校在省内享有一定的声誉。但也有些咨询的家长原本热情很高,但看到学费数额后却悄然离去。除了通过报纸、电视、广告等途径,了解学校信息外,考生和招生院校老师接触的机会并不多,大型的咨询会为高校和考生建立了沟通的平台,所以很受考生及家长的欢迎。
2、专业要过硬、就业要保障。在咨询会上家长们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你们学校哪个专业最好就业?一般来我校摊位咨询的考生和家长都很现实,孩子分数不算高,也不指望毕业后都能成为白领、精英,但希望将来能留在长三角地区顺利就业。一般男生都偏爱数控、机电、模具、计算机等专业,女生偏爱微电子、会计、审计、动漫等专业,这就要求我们学院专业要过硬,要有拳头产品。招生人员对专业要熟悉,一一道来、如数家珍,这样才能让考生和家长信服,把我们学校作为考虑的目标。
3、热情宣传,诚信为本。作为一名高校招生人员肩上的担子很重,既要为学院招徕学生,也要切实为考生考虑,以诚信为本。在招生现场,就碰到过一些分数较高,但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考生,在摊位前犹豫,我们在欢迎他填报我院的同时,根据分数情况为他推荐了几所收费4140元的院校,考生和家长十分感激,过了一会,又特地带了亲戚的小孩和家长来咨询。这说明只有诚信才能取得考生和家长的信赖,如不顾实际情况,一味巧舌如簧,抬高本校、贬低他校,只会让人觉得这个学校不靠谱。
4、充分利用当地人脉资源,事半功倍。由于暑期中各类招生人员很多,鱼龙混杂,很多中学对招生人员都很冷淡,经常被拒之门外。充分利用当地的亲朋好友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今年,我们小组的钱迎燕同志就利用在盐城市政府工作的亲属和老同学的关系,成功地和盐城市招办主任、亭湖区教育局领导、招办主任取得了联系,得到了考生的第一手资料和联系方式,帮助引荐当地中学校长,在地区招办主任会议上帮助散发我校资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在当前新形势下,招生宣传方式也要与时俱进。以前手工填报志愿时,各中学都要求学生回校集中填报,这时上门宣传,效果较好。近年来,实行网上填报以后,好多高中取消了集中回校的模式,特别是城镇学校,考生参加了大型咨询会后,有了一定的目标,就直接在家里或网吧填报志愿,跑目标中学往往见不到学生,这就给我们深入宣传带来了困难,有针对性地发短信、打电话,受到考生及家长的欢迎。有些没有参加咨询会的、填报志愿犹豫不决的、对我院不甚了解的考生,在电话里详细询问了学校情况后,坚定了填报我校决心。所以学院的网络沟通、群发短信等平台有待加强。
6、团结协作,群策群力。招生工作光靠个人力量是不行的,每个小组要形成很好的团队作风,在这次招生工作中,我们盐城地区小分队,密切联系、相互协作,很好地贯彻了“团队理念”。俞红梅处长大丰、盐城两头赶,安排好大丰的宣传工作,又赶赴盐城咨询会现场;当盐城咨询会现场人手不够时,丁正军老师接到通知第一时间从射阳赶来增援;蔡品同志不仅自己参加盐都区招生宣传,还把回家探亲的老婆——赵文娟老师拉来参加宣传;钱迎燕同志动员回老家探亲的老公成为我们的“义务司机”,开车下乡跑比较偏远的中学;袁群峰同志在参加完盐城市区大型咨询会,顾不上休息就直奔车站,赶赴响水……管窥之豹、略见一斑,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根据今年招生宣传工作的情况,有以下两点建议:
1、招生宣传光靠每年的7月份是不够的,平时就要加强与各地招办、目标中学的联系,有的家长不太信任招生院校的宣传,却相信本校校长、老师的推荐,通过当地招办再渗透到各地高中,招办——校长——毕业班班主任,形成一张网络,要做到未雨绸缪。
2、签约目标中学不能流于形式,只追求签约数量。有的目标中学签约人早已改变,有的电话联系不到,现任领导根本不知签约之事,有的签约人根本没有签约资格,只是为了拿奖励就信手签下,拿了奖励费不尽义务,签约就显得毫无意义。
以上是对今年盐城地区招生宣传工作的粗浅总结和建议。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的努力与辛劳没有白费,金秋九月的硕果累累,是对我们最大的奖励与安慰。一切为了招生、一切为了学院的发展,这是我们共同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