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我校召开教育部人才培养供需适配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院长张瑜,副院长徐振邦、宋丽娜出席。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要求,系统部署试点改革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张瑜院长强调,作为江苏省国家级试点高校,推进人才培养供需适配改革是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他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强化数据驱动,动态优化专业结构,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二是推进协同育人,创新“招生—培养—评价—就业”联动机制,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三是加强实践考核,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四是完善就业反馈机制,构建全周期监测网络,切实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配度。他要求,各部门压实主体责任,制定实施方案,确保改革落地见效,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苏信经验”。
会上,宋丽娜副院长传达了人才培养供需适配改革试点专题座谈会的最新部署。各牵头部门汇报了前期进展、现存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学校将重点围绕专业结构优化、微专业建设、就业质量监测等领域攻坚,计划到2027年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改革成果,为全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需适配机制改革提供实践范例。
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会。(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李善战;审核:蒋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