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至8月2日,“运河畔民族情,同心筑梦向未来”社会实践团赴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紧扣运河文脉传承与民族交融主题,通过多维度实践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文化印记探寻环节,实践团深入苏州浒墅关文贤社区,通过走访居民系统梳理运河历史变迁脉络,实地体验摇橹船歌、蚕桑习俗等地域特色民俗文化;创新无人机航拍技术,引导社区儿童直观感知运河作为文化纽带的连接作用,深化对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内涵的理解。
在民族团结共建方面,实践团联合苏州市姑苏区委统战部、吴门桥街道党工委、苏州市姑苏区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共同举办“同心溯文脉,童行忆峥嵘”主题活动。活动吸引汉族、回族、维吾尔族等8个民族的亲子家庭代表参与,在苏州考古博物馆内,实践团成员以志愿者身份引导各民族家庭近距离触摸千年陶片,通过解读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帮助参与者感悟吴地先民智慧与中华文明源流。随后,在悦龄综合服务中心组织投壶、旱地冰壶等趣味互动项目,并与少数民族家庭共进午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增进民族情谊。
在红色教育与安全宣传维度,实践团精心策划“运河边的民族团结故事”专题讲座、经典篇目朗诵、革命历史故事宣讲等系列活动,并开设趣味“防溺水”安全课堂,组织各民族家庭观看红色影秀剧《信仰》,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与安全意识培育。
实践团还赴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开展深度研学,系统研习大运河苏州段的历史地位、文化价值及保护传承现状,为实践活动积累理论支撑。
本次实践活动以“水韵融情 同心筑梦”为宗旨,通过实地探访、文化研学、互动交流、红色宣讲等多元化形式,使团队成员深刻体悟大运河所蕴含的凝聚中华民族的磅礴力量。活动的开展有效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贡献了青春力量。(微电子学院:许贝红,审核:叶露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