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技术美国华盛顿大学与韩国东国大学联合研发基于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智能眼动追踪设备
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疲劳检测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美国华盛顿大学和韩国东国大学研究人员在 Advanced Sensor Research 期刊发表了一项研究,通过该研究推出了一种智能眼部传感器,能够在日常决策中提供客观的疲劳反馈,从而改变运动员训练、驾驶人员休息和临床医生排班管理方式。
该技术利用眼动测量评估疲劳状态,是一种客观且轻量型可穿戴设备,通过无接触式评估闭眼和眨眼速度这两种经验证的疲劳生物标志物,实现疲劳的早期检测。 这种智能眼部传感器由圆柱形碳纳米管-纸复合材料(CCPC)制成,内置于眼镜框内,设计精巧,佩戴舒适且不需接触皮肤或校准摄像头。经过15分钟的认知与噪音压力测试,该设备可以有效区分慢性疲劳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并且其检测结果与患者自述值基本一致。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眼球内数字生物标志物进行训练,进一步提升了设备的检测性能。
尽管这项突破性技术已经展示了巨大的潜力,但仍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挑战。东国大学韩医学院的研究团队计划扩大受试者范围,纳入病情更严重的患者群体,以改进设备的设计和检测规程。同时,他们正在升级软件系统,以实现实时反馈并顺畅地与移动医疗系统集成。
这项技术标志着实时疲劳检测的重大进步,有望在预防重大失误方面提供有力保障。未来,该设备将整合进车辆和工作场所,为更智能化和响应性更强的环境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