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明确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主要安全生产职责,综合运用巡查督查、考核考察、激励惩戒等措施,强化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2018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的重要讲话
应急管理具有高负荷、高压力、高风险的特点,应急救援队伍奉献很多、牺牲很大,各方面要关心支持这支队伍,提升职业荣誉感和吸引力。
——2019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
生命重于泰山。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绝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更不能将其视作无关痛痒的事,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针对安全生产事故主要特点和突出问题,层层压实责任,狠抓整改落实,强化风险防控,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2020年4月10日新华社发布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就安全生产作出的重要指示
近期全国多地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校园安全事件,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举一反三、压实责任,增强政治敏锐性,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隐患,防范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为建党百年营造良好氛围。
——2021年6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十堰市张湾区艳湖社区集贸市场燃气爆炸事故作出的重要指示
惊悉东航MU5735航班失事,要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全力组织搜救,妥善处置善后。国务院委派领导同志靠前协调处理,尽快查明事故原因,举一反三,加强民用航空领域安全隐患排查,狠抓责任落实,确保航空运行绝对安全,确保人民生命绝对安全。
——2022年3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东航客机坠毁作出的重要指示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作报告
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做好岁末年初各项工作,确保群众温暖安全过冬。强化安全生产整治,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2022年1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安全是发展的基础,稳定是强盛的前提。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2023年3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要善于运用这一思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时刻保持箭在弦上的备战姿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对各种风险见之于未萌、化之于未发,坚决防范各种风险失控蔓延,坚决防范系统性风险。
——2023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要求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全力搜救失联人员,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要加强监测预警,科学搜救,防范发生次生灾害。要妥善做好遇难者家属安抚和受灾群众安置等工作。习近平强调,春节临近,叠加寒潮天气影响,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安全生产事故等易发多发,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紧盯风险隐患,压实各方责任,狠抓工作落实,防范遏制重大人员伤亡事件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4 年1月6日习近平对云南昭通市镇雄县山体滑坡作出重要指示
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一临街店铺发生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要全力救治受伤人员,妥善做好遇难人员家属安抚善后等工作。这是近期发生的又一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要尽快查明原因,依法严肃追责,进行深刻反思。习近平强调,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深刻吸取教训,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认真排查隐患,狠抓工作落实,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多发连发势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2024 年1月24日习近平对江西新余店铺火灾作出重要指示
广东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发生塌方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要全力做好现场救援、伤员救治,妥善做好善后处置等工作。要抓紧抢修受损道路,尽快恢复交通秩序。当前正值“五一”假期,群众出行增多,人员流动量大,部分地区还将出现大范围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各类事故灾害易发多发。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坚持底线思维,压实工作责任,加强监测预警,完善应急预案,及时排查处置重点地区和关键领域风险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2024年5月2日习近平对广东梅州市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塌方灾害作出重要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