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规划

政府规划

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政府规划 > 正文

“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发布日期:2019-11-29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点击:

问题一:2018年底,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就将5G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未来产业,请问我市目前5G产业有哪些产业基础,未来有怎样的发展打算?

建议回答领导: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陈文斌 局长

陈文斌答:我市依托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目前已汇聚了50多家5G产业企业,在5G主产业链中的通信终端、通信基站设备、光通信等领域已形成了一定的技术与产业积累。在通信终端产业链中,有以无锡好达电子为代表的射频滤波器企业,以江苏卓胜微电子为代表的射频开关、射频模组企业。在通信基站产业链中,有以江苏亨鑫科技为代表的漏泄电缆、基站天线企业,以俊知科技为代表的射频馈线企业等。在光通信产业链中,有以远东通讯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光纤、光缆企业。同时,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础,具备了5G与行业融合应用发展的优势,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及智慧城市等领域,拥有浪潮卓数、雪浪数制、美联动线等骨干企业,并在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医疗等领域开展了5G应用的初步探索。

下一步,我市将努力构建无锡特色的5G产业生态和行业应用,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编制出台5G产业发展规划。刚才高市长在下一步工作中已经指出,我们正联合专业机构,就我市5G产现状进行调研和规划编制,通过规划的引领作用,进一步促进全市5G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的协同推进。

二是打造5G完整产业链。依托我市现有的5G产业基础,进一步巩固优势,聚焦优势等领域,加大科技研发和投入力度,促进相关企业、行业组织及产业联盟的深度合作,打造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开放产业生态和协同创新模式,做大做优无锡5G产业集群。同时,加大对国内外相关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招引力度,不断完善我市5G产业链,推进产业链的整体规模发展。

三是培育5G应用新增长点。以5G应用示范及培育落地为重点,推进5G与各行各业融合应用。鼓励更多智能制造企业开展结合5G技术的工业应用场景探索,实现5G+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的落地。构建5G+车联网示范应用,加强技术创新,构建标准体系,力争贡献车联网建设的“无锡思路和无锡方案”。加快5G技术在城市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中的应用,助力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加快5G技术在智慧医疗、智能物流、智慧环保等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改善民生,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谢谢!

< “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问题二:今年6月,无锡被中国电信集团列为46个首批进行5G试点商用的城市之一,目前情况如何,取得什么成效?

建议回答人:中国电信无锡分公司副总经理 孙晓健

孙晓健答:无锡电信作为中国电信集团5G建设首批46个城市之一,目前5G网络已覆盖了主城区 、CBD区域以及重点工业企业聚集区域,如:无锡、江阴、宜兴市区CBD区域,市民中心和无锡博览中心区域,大学城区域以及新吴区工业园等区域。

规划到2020年底,实现市区、县城连续覆盖,发达乡镇热点覆盖;同时完成重点交通枢纽、地铁、企事业单位、医院、商业综合体、高校等区域的5G深度覆盖。

到2021年底,基本实现无锡全域5G覆盖,有效支撑各类应用开展。

无锡电信从2018年12月18日开通第一个5G基站以来,积极探索5G行业应用,到目前为止已完成将近30个行业试点应用。主要集中在民生类、产业类、城市治理类行业应用等。

民生类行业应用: 5G+超高清视频方面,今年3月份无锡国际马拉松赛事也通过5G网络进行直播;鼋头渚樱花节期间,我们通过5G+VR形式将鼋头渚樱花美景实时传送到地铁三阳广场站,让市民得到沉浸式赏樱体验。智慧医疗:10月27日二院(东院)神经内镜5G手术直播,智慧交通:硕放机场全国首批5G网络全覆盖的机场;沪宁高铁段无锡区间部署了全球首个连续覆盖的5G网络等。

产业类行业应用:在小天鹅工厂建设了5G场景下的智慧车间,在宜兴江南电缆厂打造了5G +MEC企业专网,在江阴港建设了5G+MEC智慧港口等。

城市治理类行业应用:协助公安交通部门在沪宁高速梅村服务区建成全市首个5G智慧检查站,梁溪区公安局首部5G安防巡逻车也已测试完成等。

无锡电信5G行业应用下一步发展主要有三个面向:一是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制造;二是基于智能边缘云的物联网产业;三是基于“5G+云+AI”的一体化服务与能力输出。

谢谢!

< “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问题三:加快5G网络建设、推动5G与产业融合已经成为各方共识。无锡作为中国移动首批开启5G商用的50个城市之一,无锡移动在5G网络建设和推动无锡5G产业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能够为锡城百姓带来哪些好处?

建议回答者:中国移动无锡分公司副总经理 卢晓炯

卢晓炯答:在网络建设方面:在无锡市委、市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无锡移动在全省率先开展5G网络试点建设,依托中国移动2.6GHz 5G频谱覆盖范围广、建网快的优势,实现了5G商用网络部署:目前,一是已在无锡市新城区和老城区,江阴市、宜兴市城区,实现5G网络连续覆盖,在无锡市新、老城区打造了“江南水弄堂”和“太湖新城”2张5G精品网;二是在重点工业产业聚集区实现了5G网络连续覆盖,打造了车联网先导区、工业智能智造2个5G示范区,以及“市民中心”1条5G精品路线;三是在地铁、机场、大型商场和酒店等重要窗口场景实现了5G室内连续覆盖。到年底前,还将建成开通超2000个5G站点,进一步扩大5G网络覆盖范围,为锡城百姓更好地畅享5G服务提供优质网络基础。

在产业应用方面:无锡移动在无锡市委、市政府指导下,率先推动成立全省首个地级市5G产业联盟,涵盖包括44家5G龙头企业在内的无锡5G产业链主要上下游企业。作为联盟理事长单位,无锡移动携手产业各方,积极助力打造无锡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优势,并已取得一系列省内乃至全国领先的建设成果:落地全球首个LTE-V2X车联网城市级项目;打造全省首个采用5G覆盖的国际机场;与西门子、绿点科技、阿斯利康、无锡日报、灵山集团等行业领先企业合作共建5G创新示范应用,包含工业边缘计算、智慧工厂、VR全景直播、远程医疗、自动驾驶等多种应用场景,加快5G、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引领的融合创新应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动无锡市经济社会全方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谢谢!

< “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问题四:今年4月23日,在上海世博中心全球产业链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发布了中国联通的5G品牌标识及主题口号“让未来生长”,王晓初董事长的讲话,引起了业界的共鸣,那么,请问无锡联通在5G的建设和应用创新方面,下一步有哪些计划?

建议回答人:中国联通无锡分公司 副总经理 刘浏

刘浏答:根据联通和电信集团公司的共同部署,无锡联通的5G网络建设和无锡电信是两家一起共建共享,由无锡电信承建,目前已在批量规模开通中,今年年底无锡联通会到达300个站的规模。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5G创新作为公司进一步发展的新机遇,新动能,结合集团公司的5G发展战略,无锡联通计划2019年四季度,联合市政府相关部门、首批5G灯塔点亮单位、5G设备供应商等5G创新示范单位,共同组建”5G生态伙伴联盟“,召开第一届联盟会议,发布5G灯塔点亮白皮书,组织5G联盟成员单位举办5G技术交流、5G应用科普讲座等活动。凭借5G高带宽、高可靠低时延、海量连接等能力特性,确定合作内容,成立5G+联合实验室,制定5G应用方案,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痛点问题。目前已点亮灯塔行业及应用:1、工业互联网-无锡先导智能、中辰电缆、红豆集团的智能工厂建设项目。2、新媒体-无锡电视台项目3、智慧安防-无锡公安局鹰眼监控项目。4、智慧交通-无锡公交公司无人驾驶项目等。

谢谢!

< “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问题五:5G网络部署需要建设大量基站及边缘计算节点机房、配电箱等配套设施。我想问一下铁塔公司,建设这些基站及配套设施,会不会占用绿化带、道路,对现有的景观造成一定的影响?

建议回答人:中国铁塔无锡分公司副总 陈东伟

陈东伟答:感谢您的提问,正如这位记者同志所说的,5G网络存在频率高、速度快、时延小、容量大、站址密的特点,需要部署相对4G网络更多的基站。因此,在5G网络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将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的优势,坚持共建共享原则,做到“能共享的绝不新建,能共建的绝不独建!”,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建设。截止目前,中国铁塔已在全国建成5G站址11万座,其中,97%的站址就是利用已有站址资源升级改造完成的。

其次,在5G网络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将充分利用建筑物、路灯杆、监控杆、供电杆等已有的社会公共资源,做到“能利用的尽量利用,能不建塔坚决不建!”,把5G基站与城市环境充分融合!上周,市政府还专门召开了5G建设协调会,要求各区县、各职能部门向5G建设开放上述各类社会公共资源。

另外,省通信管理局目前正会同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研究制定《建筑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这项标准的落地将推动我市信息基础设施与新建建筑物的同步设计、同步建设,从而确保5G网络与新建建筑物的融合性。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是在“无锡市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的指导下实施的,市规委会刚刚通过的《无锡市第五代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2019-2024)》,就是以无锡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城乡控制性详规成果等作为规划依据的,也就是说通信基础设施在规划阶段,就充分考虑了环境的友好性和资源的集约共享。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