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教育法规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教育法规 > 正文

市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6-04-2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点击:

市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

锡政发〔2015〕294号

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无锡市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5—202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无锡市人民政府

2015年10月14日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无锡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无锡市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无锡市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结合无锡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前 言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的重要任务,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

近年来,无锡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站在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以“建设全国一流的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和接轨国际的技师大市”为目标,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口,统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扎实推进资源整合、基础能力和内涵建设,全市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不断增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无锡由全面小康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社会建设的加快推进,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多元化、优质化、个性化的需求不断增长,对教育公平的关注和要求也更为迫切,职业教育肩负的民生责任更加凸显。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要求,实现无锡建设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的目标,加快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全市上下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作用,既要加大政府支持,又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探索形成具有无锡特色、在全国有影响的现代职业教育品牌,为无锡建设人力资源强市,打造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发展基础和未来挑战

(一)发展基础

1.规模质量协调发展。无锡职业教育起步早、基础好,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目前,无锡有职业院校44所,其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0所,五年制高职校和中等专业学校20所,技工院校14所,在校生突破21万人。全市中职院校共开设56个专业,涵盖教育部中等职业院校专业目录19个专业门类中的13类。高职院校共开设90个专业, 涵盖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目录19个专业门类中的15类。全市共有职业技能鉴定机构38个,年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人员超过10万人次,年新增高技能人才2万人,近5年培训企业员工、农村转移劳动力等达100万人次。无锡市先后实施职业教育“三项建设”、“四项提升工程”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持续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建立了全覆盖、规范化的市级技能竞赛体系,在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金牌和奖牌总数居全省前列。全市职业院校毕业生双证获取率、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建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1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5所;省示范性高职院校3所,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培育建设单位1所;省高水平示范中职校12所,省重点技师学院1所。

2.基础能力显著改善。全市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显著增强,职业院校整体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做大做强了一批中等职业学校,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校均办学规模达到5000人左右。累计投入70多亿元,高起点规划建设了集教育、文化、旅游、生态、人居、产业为一体的无锡职教园区;启用了功能齐全、水平领先的无锡市公共实训基地,中国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中心、亚太经合组织技能开发促进中心落户其中。全市共有21个基地入选江苏省职业教育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一批学校和专业被确定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和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立国家、省、市、校四级师资培训网络,选派600多名专业骨干教师赴国外培训,职业教育师资素质不断提高。实施了《无锡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职业教育信息化环境渐趋完善。

3.校企合作基础良好。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校企合作取得明显进展。围绕物联网、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微电子、新材料与新型显示、软件与服务外包、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特色冶金、精细化工等传统优势支柱产业,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努力推进“育人链”与“生产链”的有机对接。建立了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定点企业制度,全市100家大中型企业被无锡市政府公布挂牌为“无锡市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定点企业”。目前,已扶持和建设职业教育技术服务平台近20个,评选和建设5个省级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23个市级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国家和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各2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68个、省级企业首席技师34名、市级企业首席技师66名。根据全市产业布局,组建了10个市级职教集团。

4.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化。重视国际交流合作,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借鉴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引进优质国际教育教学资源,与美国、加拿大、丹麦、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和韩国等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社会提供了高质量、多元化、序列化的国际教育服务。目前,全市职业院校建立了近百所境外友好学校, 开展21个中外合作项目,在专业人才培养、英语教学等方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探索。社区学院国际发展联盟(简称CCID)在我市高职院校建立了CCID中国中心。在海外办学、招收外国留学生等方面取得了突破。

5.地方政策支撑和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作为全国“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首批“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成立了无锡市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实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重点工程。落实了职业院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投入专项经费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和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全面落实了中职学生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在全国率先启动大学生引育就业“技能绿卡”工程,较好地满足了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有效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职业教育结构体系与终身教育、普通教育的沟通衔接有待进一步完善。区域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尚不够合理,开展中职、高职和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试点的专业数偏少,应用型本科及专业学位研究生层次人才培养规模、结构与无锡经济发展水平不够匹配。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缺乏有效对接,普职沟通尚未进行深入的课程体系建设。

2.产教深度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对接缺乏制度保障。行业对职业教育缺乏有效的指导,鼓励行业、企业全面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的制度不够完善。尚未充分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互惠互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3.专业布局及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有待进一步改善。部分地区职业院校布局滞后于城市化进程和产业布局调整,难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要求。少部分职业院校生均占地面积和生均建筑面积尚未达到国家和省相关标准。职业院校存在一定程度的专业设置重复、生源过度竞争等现象。无锡职教园区资源共享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无锡市公共实训基地以及各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的资源共享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可持续建设模式和资源利用率需要进一步提高。

4.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结构和质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拥有3—5年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课教师比例较低,专业教师技术服务能力不够强。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等方面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生源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文化素质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尚需进一步探索和实践。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5、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与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还有差距。技能人才的成长发展社会环境有待改善。职业培训政策导向性不强,职业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不足,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未能实现有效对接,技能培训效果有待提升。技能人才队伍结构尚不合理,行业分布不均衡,领军技能人才匮乏,新兴产业技能人才紧缺。培训载体整体上缺乏示范性、引领性,职业培训业务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技术支持与服务能力欠缺,技能培训基础能力有待增强。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面临的新形势

1.职业教育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无锡市将职业教育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建设全局重要位置,明确了建设全国一流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的发展目标,并将其纳入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体规划和“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同时,随着城市现代化向纵深推进以及长三角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面对“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新要求,面对新兴产业的崛起和生态文明的新变化,面对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面对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和多样化成才路径的诉求,无锡职业教育要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2.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职业教育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劳动力和技术技能人才素质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无锡市国内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9:51.0:47.1,一、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科学技术含量显著提升,服务业比重持续增大,战略型新兴产业成为推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截至2014年底,无锡地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14万,占户籍人口比例近24%,老龄化社会也将催生一批新产业。

3.生源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挑战。生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学生发展需求的多元化,要求职业院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无锡地区中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10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53%,在外来务工子女就学需求增加的前提下,未来5年,中等职业学校就学人数将有小幅回升,高职院校生源数量将在进入最低谷后趋于稳定。职业院校新生文化素质水平、学习方式具有新的特征,学生发展需求具有多元化特点。

4.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新机遇。全市新增劳动年龄人口中90%以上为外来务工人员,其中80%以上仅有初中或以下文化程度。接受过大专以上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市区占三成左右,江阴、宜兴两市仅为一成。全市人力资源中,仅有17.57万人(占总数的7%)取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这一状况亟须转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的改革部署,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提出了造就新型技能劳动大军的目标。无锡市将高技能人才作为着力打造的“八支人才队伍”之一。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支撑无锡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所急需的技能人才队伍,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服务发展为宗旨、促进就业为导向、产教融合为抓手,切实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紧紧抓住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现代学徒制试点等重要机遇,服务无锡构建以新兴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的总体目标,统筹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优化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无锡特色、国际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促进无锡城市化、国际化、现代化进程,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无锡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统筹发展、协调推进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责任,着力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强规范管理和监督指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推动公办与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

2.坚持就业导向与服务需求相结合。以就业为导向,适度扩大职业教育规模,优化职业教育结构,推进多元化办学,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发展与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引导职业院校主动面向区域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有机融合、协同发展。

3.坚持产教融合与工学结合相结合。遵循市场规律,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完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引导社会各界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实现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推动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有效对接。

4.坚持系统培养与多样成才相结合。以专业课程衔接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关键,构建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体系,积极推进中职、高职和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紧密衔接,发挥中职教育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和高职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有效沟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5.坚持国际合作与开放创新相结合。以对接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为突破口,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系统引进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标准、课程和教材体系等优质教育资源。实施教师海外培训计划、学生海外学习计划等项目,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市职业教育体系结构更加完善,资源布局更加优化,支持保障更加有力,学校办学更具活力,职业培训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更加强劲,技能人才成长环境更加优越,职业教育呈现优质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无锡特色、国际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成国内领先的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

体系结构进一步完善。总结、完善和推广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经验,加快建立从中职、高职、应用技术型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衔接贯通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建设,强化职业培训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作用,加快培养造就一支适应无锡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技能人才队伍。

内涵质量进一步提升。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和布局,完善以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与人才市场需求预测互通的专业设置管理制度。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到现代化标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整合优化职业教育资源,强化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提升职教园区建设水平。不断完善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突出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教育,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

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重点打造一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平台、技术开发服务平台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平台。制定多方参与的支持政策,推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的联动,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和创新。推动职业院校和职业教育集团通过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推动技术成果扩散。

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基本建立,政府统筹、部门协调体制、督导监管与投入机制更加完善,政策法规更加完备,相关标准科学规范,经费保障等各项政策全面落实。市场作用充分发挥,行业指导制度、校企合作制度、评估制度和现代学校制度进一步健全。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观念普遍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职业教育吸引力显著增强。

无锡市职业教育发展主要目标:

序号项目2020年目标

1职业院校在校生数

其中:中职在校生数/高职在校生数/本科在校生数24.5万人

15万人/9万人/0.5万人

2省现代化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10所

3省优质特色中等职业学校5所

4全市大中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比例80%

5职业院校参与职业教育集团100%

6对接区域主导产业的现代化专业群100个

7职业教育品牌和特色专业150个

8职业教育精品课程200门

9职业院校学生创业示范基地50个

10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60个

11有2年以上实践经验的专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比例45%

12“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80%(中职)/90%(高职)

13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25%

14校企合作示范组合100个

15产教深度融合现代化实训基地40个

16中高职专业办学联盟20个

17实训基地骨干专业覆盖率100%

18职业院校与海外同类学校建立友好关系100%

19职业院校外籍教师总量占教师总数的比例3%

20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比例30%

21职业院校国家信息化标准达标率≥90%

22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80%

23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25个

24全市新增高技能人才数10万人

三、重点任务

(一)优化整合,形成服务产业合理布局

坚持产教融合发展,优化职教资源配置。根据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同步规划和拓展新的职业教育资源。适应无锡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产业发展方向,优化专业服务产业布局,重点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制药、新能源和新能源机车、新材料、高端纺织及服装等先进制造业和商贸物流、服务外包、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贯彻“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规划,加大相关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优化职业院校及专业、职业培训机构布局,推动职业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全过程。

充分发挥国家和省示范性职业院校的辐射作用,提高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办学效益。市区进一步办好重点骨干职业院校,提升相对薄弱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加强职教园区资源共享,完善职教园发展规划和管理体制,着力提升职教资源集聚功能、职教改革试验功能、产业孵化功能和服务辐射功能。江阴市、宜兴市加快调整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布局,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鼓励优质学校通过兼并、托管、合作办学等形式,整合办学资源,对省三星级以下中等职业学校和薄弱技工学校实行调整改造或兼并重组。

建立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改革机制。办好特色优势专业,压缩供过于求的专业,调整改造办学层次、办学质量与需求不对接的专业,建立面向市场、优胜劣汰的专业设置机制。重点建设和发展与传统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加紧建设满足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人才需求相关的城镇管理、社会保障、社区工作、养老服务等专业,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社会发展对接,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能力。

优化区域内职业培训机构布局。开展示范性载体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公共就业技能培训基地、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健全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服务网络,在充分发挥市级公共实训基地龙头示范作用的同时,依托企业、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建设一批具有区域优势和产业特色的专项公共实训基地。发展行业企业培训组织,建设一批市级职业培训中心,为企业职工和社区人员提供多样化继续教育。加强农村转移劳动力、城市转岗就业人员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根据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办好涉农职业学校和专业,推广农业技术,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构建农民继续教育体系,关注外来务农人员培训工作,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服务新农村建设。适应老龄化社会需求,加强老年学科研究和职业院校养老服务专业建设,支持职业院校开办养老服务专业,开展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老年服务管理、保健、康复、营养、社工等专业人才。

(二)试点引领,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立足无锡,面向苏南和长三角地区,总结经验,创新发展,构建体现终身教育要求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相互沟通、有效衔接、结构合理的开放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先行先试,着力破除体制机制束缚,积极推行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机制改革,完善制度建设,创新职业院校和培训组织机构的管理模式。加强无锡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建设,支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理论和实践研究,形成若干省内领先的标志性成果,强化教科研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与服务功能。

支持符合条件的高职院校升格为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引导集聚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社区等的优质资源,探索建立混合所有制模式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支持普通本科高校以及有条件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根据高等学校设置制度规定,创造条件,推动技师学院进入高等学校序列。加快发展以初中为起点的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推动发展基础好、办学实力强的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成为独立设置的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依托国家、省、市重点专业,从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对接要求出发,系统构建以学分互认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试点建设综合高中,探索适应学生基础和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在普通教育初、高中设置激发学生职业兴趣的相关课程。

以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和社区为主体,完善企业职工培训体系、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体系、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促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完善无锡开放大学办学系统,建设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推进学习成果互认。

(三)政策引导,激发多元主体办学积极性

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各利益相关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理顺政府、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关系,通过政策引导,合理发挥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引导和依法管理作用、市场在专业设置和调整方面的导向和推动作用、行业对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企业的办学主体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

发挥行业指导作用。加强政策支持和服务监管,通过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将推进校企合作、发布行业人才需求、参与指导教育教学、开展质量评价等适宜行业组织承担的职责交给行业组织。由无锡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牵头,与机械、纺织、电子、旅游、商贸等主要行业代表建立会商机制,构建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体系。

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的政策和制度,建立校企合作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政策引导,鼓励支持高职院校融入全市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广泛开展政产学研合作。推动学校把实习实训基地建在企业,企业把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建在学校,探索引校进厂、引厂进校、前店后校等校企一体化的合作形式。进一步促进校企共建技术创新平台和生产性实训基地,为职工的职业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提供条件,落实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支持学生实习实训、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责任。

发挥职业教育集团资源集聚作用。进一步完善现有职业教育集团的治理结构和发展机制,按照市场导向、利益共享、合作互赢的原则,明确集团成员权利和义务,建立集团组织人员、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完善集团成员单位资源共享机制,创新校地、校际、校企合作模式,拓宽资源集聚共享、优势互补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职业教育集团统筹并承担中高职衔接、专业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任务,制定集团发展规划,落实年度任务。积极创建国家和省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逐步扩大各类职业院校参与率,到2020年基本覆盖所有职业院校和全市大中型企业,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

(四)改革创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探索符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新型招生考试制度。尊重学生职业性向,重点探索“职业性向测试+知识+技能”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等考试招生办法。办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技能精英大赛,将学生比赛成绩作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重要依据。

改革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并为不同来源学生、不同学习方式制定分类培养方案。建立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专业课程开发机制,促进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对接职业资格标准,推进双证书制度,反映企业真实的技术、装备水平。到2020年,基本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以真实应用为驱动,关注批判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领导力、科学技术能力的培养,形成适应生源特点和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按照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改革教学流程,依据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设计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推动教学方法改革,通过真实案例、真实项目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职业兴趣。

改进德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方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现代工业文明,传承民族工艺文化中以德为先、追求技艺、重视传承的优良传统。切实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倡导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注重用优秀毕业生先进事迹教育引导在校学生,培养具有现代职业理念和良好职业操守的高素质人才。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实践活动,推进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将生态环保、绿色节能、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理念融入教育过程。

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学分制,扩大学生选专业、转专业的自主权。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完善职业院校教学竞赛制度,鼓励专业教师参与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训,提升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

改进职业培训组织管理方式。建立有利于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灵活学习制度,围绕无锡产业发展需求,通过职业培训(工种)目录发布引导职业培训,根据行业企业和参训人员实际情况,改革培训方案,开发技能人才培训标准,加强监督,提高企业职工、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失业人员等职业技能培训质量,提升劳动者素质,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学习型城市建设。

(五)依法治校,完善职业院校治理结构

积极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深化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落实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人事管理、教师聘任、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引导职业院校依法制定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章程和制度,明确理(董)事会、校(院)长、专业指导委员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提高职业院校治理能力。坚持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公办高职院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动行业、企业和社区参与职业院校治理,完善各方共同参与的学校理(董)事会,其中50%以上的成员来自企业、行业和社区。设立专业指导委员会,50%以上的成员来自用人单位。鼓励职业院校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建立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多渠道筹措兼职教师经费投入机制。

完善体现职业院校办学和管理特点的绩效考核内部分配机制。建立符合职业院校特点的教师绩效评价标准,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向“双师型”教师适当倾斜。探索建立行业企业举办的职业院校和民办职业院校教师年金制度。

进一步规范职业院校招生、办学行为。扩大学校招生自主权,适度提高高职院校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比例、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逐步扩大高职院校招收有实践经历人员的比例。

加快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建立营利性、非营利性民办职业院校分类登记管理制度,依法健全公共财政资助制度,完善对民办职业院校的扶持政策,加大对民办职业院校在土地、税收、公共财政等方面的扶持。加强对民办职业院校的规范管理,促进民办职业院校创新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提升办学层次,提高办学质量,扶持和培育特色鲜明、改革创新成效突出的高水平民办职业院校,鼓励民办职业院校创新教育模式,走品牌发展之路。

(六)统筹规划,以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

强化顶层设计,坚持以需求促发展,实现基础设施配备、资源建设、关键应用、政策引导、能力提升整体推进。实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根据国家和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求,按统一的技术架构和标准,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建成与信息技术发展同步的,覆盖城乡,快速、高效、安全的职业教育信息化运行网络。

建设无锡市教育云中心,整合优化各类教育信息资源,建立网络化职业教育服务体系,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整合国内职业教育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在线课程,推进“微课”、“慕课”的广泛应用。创新教育资源研发机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校和教师开发一批有地方特色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完善开放灵活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无锡市职业培训信息管理平台和全市技能人才资源数据库,对职业培训实施全过程的信息化服务管理,试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非全日制远程职业教育,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

建立无锡市职业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数字化学习型社区建设。推进“感知教育”应用示范,建成一批智慧教室和智慧校园示范项目。支持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发与应用,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促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不断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建立完善优质资源共享体系,提高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全面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和科研等领域的应用水平。

(七)扩大开放,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

以建设“接轨国际的技师大市”为目标,进一步扩大开放职业教育,提升无锡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积极拓展教育国际交流平台,支持职业院校与境外高水平院校、行业协会、跨国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继续推进无锡市职业教育国际化重点项目建设,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提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施水平,推进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引进国际优质品牌教育培训机构,吸引鼓励国外机构组织或个人来锡依法投资办学。支持职业院校与境外高水平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建设与无锡高新技术及服务外包、创意产业相配套的专业和产学研平台。到2020年,全市100%的职业院校与海外学校建立友好关系,一批学校建立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国际合作交流项目。

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办学经验和通行做法,推动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管理、师资队伍、专业标准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建立科学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和评价体系,积极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成熟适用的专业标准、教材等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拓展职业院校海外实习、就业与升学渠道,促进对外劳务输出,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到2020年,职业院校25%以上的专业实现毕业证书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积极支持国家和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探索发展留学生教育,利用无锡优质职教资源和外资企业集中的优势,探索建立外籍学生来华留学实习职业教育基地。探索与无锡市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与具有自主品牌的外向型骨干、龙头企业进行海外办学合作,鼓励职业院校到境外办学,推进高职院校的人才支撑、技术服务和职工培训与企业共同走向世界。推动高职院校为跨国公司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支持职业院校与承揽海外大型工程的企业联合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

拓展职业教育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国际视野,组织开展职业院校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境外培训,推动中外师生交流,提高职业院校学生赴境外学习的比例,加强海外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开展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境外培训,以团队方式派遣访问学者,系统学习国外先进办学模式。依托国家APEC技能开发促进中心,开发国际合作培训项目,引入国外先进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习型工厂,打造技能人才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技能人才。

四、重要举措

(一)完善组织保障,落实各方责任

充分发挥无锡市及各市(县)、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领导机构组织作用,对规划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制订实施方案。落实发展改革、教育、人社、编制、财税、产业主管、国土房管、城乡建设、农村建设、行业联络等部门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合理分工、协调配合,形成推进合力。完善资金、税收、土地、人才、媒体宣传等方面的配套政策。进一步加强与无锡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教育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衔接,开展年度规划落实情况评估,及时总结规划实施中的经验和教训,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加强家长、社会、媒体对规划落实情况的监督,依据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适时调整规划。

建立无锡市及各市(县)、区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针对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定期召开会议,各政府部门、各主要行业组织和职业院校及时通报相关工作进展情况,研究并协调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点问题。

(二)拓宽筹资渠道,加大经费投入

落实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保证地方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根据各市(县)、区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实行统筹分配,促进职业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经费稳定增长的保障机制。按照不低于省定标准,调整提高全市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物价水平变动等因素实行动态调整。按照不低于省属高职院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调整提高市(县)、区属高职院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实施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建立学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招生和就业情况动态调整学费标准,鼓励职业院校开展技术咨询与服务,探索建立用人单位适度补偿职业教育成本机制。

利用社会力量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制定引导行业、企业和社会资源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以财政、税收、信贷、担保等多种手段,鼓励社会力量通过资金、土地、装备、技术、人才等多种要素投资职业教育。鼓励有条件的公办院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合作举办股份制或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二级学院。

制定专项资助计划。落实资源整合、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和教学改革等重点任务。建立职业教育重点课题财政资助制度,引导职业院校研究和解决区域职业教育发展难点问题。

进一步加大继续教育资金投入力度。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确立重点,发展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强企业落实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政策的监督检查,全面落实一般企业按1.5%,从业人员技能要求高、实训耗材多、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按2.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对不按规定提取和使用教育培训经费并拒不改正的企业,由市、市(县)、区政府依法收取企业应当承担的职业教育经费,统筹用于本地区职业教育。

加强经费监管,开展财政性投入绩效评价。市、市(县)、区均建立职业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制度、审计监督公告制度、预决算公开制度。职业院校实行财务信息公开,并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监督。

(三)深化综合改革,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总结“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 “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现代学徒制试点等成果,推广改革试点经验,促进试点成果制度化。

开展紧密型职教集团建设试点,实现职教集团可持续发展。有机整合行业企业和院校资源,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广泛合作,构建实习实训定点企业网络。充分发挥地方行业组织在市级职教集团中的作用,以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和行业内规模企业为主体,建立区域内指导性行业技术技能人才准入制度,形成一套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职前、职后人才培养制度,联合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共同开发职业资格培训证书,并为行业企业在职从业人员和学生提供培训服务。完善人社部门与有关部门、行业组织联合发布年度分行业、分岗位的人才就业状况和需求预测制度。

实施职业教育品牌和特色专业建设计划,培育一批具有行业优势、有特色、实力强的中高职品牌和特色专业。对区域内面广量大的专业,根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以学分制为基础,以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为切入点,扩大市内中、高职衔接对口自主招生专业,进行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试点。鼓励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合开展高中起点的成人专科学历教育试点和各种形式的职工培训,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

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组织实施国家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项目,完善学徒培养的教学文件、管理制度及相关标准,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建设一批骨干试点院校、企业和专业,校企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建立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根据学徒培养工学交替的特点,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指导合作企业制订学徒管理办法,保障学徒权益,形成具有无锡特色的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四)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各项支持政策

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院校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职责和权益。严格落实就业准入政策。完善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建立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指导和信息服务。完善职业院校实习学生责任保险制度、实习安全管理和劳动保护制度。完善财政贴息贷款等政策,健全民办职业院校融资机制。

着力搭建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对话协作机制,创新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规划建立一批企业和职业院校紧密合作的技术技能积累创新平台,促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的应用,支持民族工艺和文化的传承。鼓励企业健全技能等级与业绩贡献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建立高技能人才职务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

完善职业教育资助政策体系,严格执行职业院校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覆盖面及补助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健全促进职业教育公平的体制机制,面向弱势群体开展免费职业教育和培训。建立职业教育服务社区机制,推动职业院校社区化办学,建立社区与职业院校联动机制。

(五)促进专业发展,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创新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打造高水平专兼结合、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建立职业院校校长、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全员培训制度。探索职业教育师资定向培养制度和“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重点提升专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和科技服务能力。建立一批职业教育教师实践企业基地,实行新任教师先实践、后上岗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2年专业实践的时间累计不少于2个月。

分类型制定专任教师准入制度,职业院校新引进专业教师一般应有企业工作经历。扩大院校用人自主权,提高优质职业院校中高级技术职称比例。推行职业院校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在职称评聘制度中向拥有2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倾斜。建立校企师资互通机制,完善企业兼职教师聘用、管理和培训制度,形成一支稳定的高水平企业兼职教师队伍。

构建覆盖区域城乡、开放高效的教师培训网络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水平。以教师赛课制度为抓手,组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师专业、课程开发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构建教师企业实践岗位网络体系,鼓励企业设立职业教育教师访问工程师岗位,明确岗位责任和考核要求,切实提高教师技术技能水平。实施教师科技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提升职业院校技术服务能力。加强职业教育科研队伍建设,设立职业教育研究课题,提高职业教育研究水平,服务区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六)加强全面督导,完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督导,完善反馈和改进机制,提高督导成效。健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开展以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贡献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院校绩效考核。完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以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为核心,完善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完善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借鉴国际经验,引导职业院校根据区域行业组织制定的专业标准,开展内部专业评价。建立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第三方评价机制,委托行业组织等第三方机构按院校分专业进行毕业生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满意度等的评价,试行专业诊改。定期公布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社会评价结果,作为确定政府财政奖励补助额度的重要依据。

(七)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组织开展职业教育宣传活动,大力宣传职业教育政策、职业院校办学成果、优秀毕业生典型以及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贡献。加强职业教育政策宣传,使广大企业、个人充分了解各项优惠政策,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加强对职业院校的宣传,使社会各界了解职业院校的办学成就。加强技术技能人才成才典型宣传,倡导积极健康的普通劳动者生活方式,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社会形成正确的人才观、职业观。

在相关表彰奖励中提高一线劳动者的比例。鼓励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一线劳动者表彰奖励制度。充分发挥政府评优奖励的激励导向作用,加大对优秀高技能人才表彰激励力度,制订高技能人才评选标准和办法,选拔出各级各类一线能工巧匠和技术能手,鼓励其在一线岗位建功立业和带徒传承技艺。建立职业教育科研和教学成果奖励制度,用优秀成果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建立完善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奖励制度,表彰一批名师、名校长。

规划开展好每年的“职业教育活动周”活动,引导全社会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创新的观念,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转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激发年轻人学习技术技能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