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研究

高职教育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 > 高职教育资讯 > 正文

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和改革研究

发布日期:2019-03-01    作者:王建锋 吴新燕      来源:     点击:

我国高职教育在十多年时间内完成了规模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内涵建设与发展已成为新的热点问题。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内涵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水平反映了高职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课程,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是决定人才培养规格和素质的关键因素。很多高职院校教师已在高职课程改革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专业核心课程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太充分。本文拟对专业核心课程的地位与作用、开发与设计以及改革与实施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

很多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实践往往采用“以点带面”或“以重点带一般”的方式进行,教师对本课程进行了“任务引领、项目课程、模块化课程、情景教学、案例教学、过程教学、双证融通”等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但教师并不清楚本课程在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方面的地位,往往就“改革”而“改革”,这种改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割裂了课程之间的关系,很多教师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已深感课程改革必须从重构课程体系开始。

构建课程体系首先必须明确高职教育的定位和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因此,构建高职课程体系必须按照市场需求,坚持校企合作原则,将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和职业活动的真实场景引入教学。

为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学校应组织专业教师、企业实践专家进行广泛的研讨,分析本专业技术领域毕业生主要工作岗位、具体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逐步形成以学生胜任工作任务为核心的学习项目或课题,并根据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进行组合和顺序编排,构建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模块化课程体系一般将课程分为人文素质基础课程、职业工具能力课程、专业支持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等模块,其中素质基础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体育与健康、人文艺术、科学技术、职业创新等方面的课程和素质拓展活动,如社会实践、学术讲座、文化活动等;职业工具能力课指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语言应用、计算机应用和公文写作等社会职业能力的课程;专业支持包括必需够用的专业基础、专业过渡和专业组成课程,有力支持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和综合基础能力培养;专业核心课为培养岗位核心专业能力的课程,有相对稳定性,以满足职业岗位基本就业能力需要为目标,一般设 3~7门为宜;专业拓展课指为拓宽或犁深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综合应变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而设的专业课程,以支持学生形成更强或更宽的就业竞争力及职业发展力。部分人文素质基础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可设置为选修课。

二、专业核心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专业核心课程是从本专业主要工作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和完成任务的核心能力要求出发而确定的,如数控技术专业中可将“数控机床与操作” “机械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及程序编制” “数控机床结构与故障诊断” “零件检验与质量控制” “夹具设计与应用”等设置为专业核心课程;电气自动化专业可将“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 “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 “电气安装的规划与实施”“继电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维护”“工业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等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这些课程突出了本专业职业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实用性、操作性和发展性,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专业核心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的精粹和升华,是培养学生适应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和完成工作任务能力的主要手段,是奠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就业竞争力基础的主要途径,因此,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与建设应成为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成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专业特色发展的重要关注点。

三、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与设计

课程开发指产生一个完整课程方案的全过程,应在劳动力市场分析、职业分析、受教育者需求和基础分析、相关课程文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高职院校核心课程开发应适应工业化社会大生产的需要,从职业分析入手,以人类基本活动—— — 职业的实际需要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指导思想,在开发过程中纳入行业、企业、产业、职业、实践等要素,以职业工作过程为课程内容开发与设计的参照系。

(一)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与设计途径

高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基本路径是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由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再由学习领域具体化到学习情境,如下图所示。

1. 目标岗位群分析。正确分析目标岗位群是课程开发的关键。在此过程中必须明确高职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定位,我们要培养的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即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强调的是其职业性;有别于本科院校以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为主的学术型或科研型人才,后者强调的是专业性;又不同于中职或技校的纯操作技能型人才,应使高职人才有更好的发展性和成长性。因而要进行正确的目标定位和深入细致的岗位调研。为了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就业灵活度,培养目标应针对专业适用的岗位群,岗位群中的各个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结构有内在的联系。在进行目标岗位群分析和定位时,要考虑劳动力市场需求情况:一是劳动力市场对哪些职业需求旺盛;二是劳动力市场对某种职业从业人员的需求数量。需求种类和需求数量的分析,均应得出现实需求和预期需求两种结论,即进行中短期需求和远期需求的调查与预测。

2. 典型工作任务分解。应把相应的目标岗位群所承担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全面分解。此处强调“典型”,即强调一定地区范围之内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的共性和通用性,而非仅限于某个特殊单位的特殊岗位。但在进行工作任务分解时,也应考虑一定的地域和行业的针对性,避免范围太大、情况太复杂而无从描述。

3. 提炼职业能力要求。把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结构进行分析,这是整个课程体系设计的前提,在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的研究课题中,首次把人的能力按职业分类规律分成了三个层次,即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从所有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它最主要的特点是普适性,可适用于所有行业的所有职业;行业通用能力是以社会各大类行业为基础,从一般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可通用的基本能力,它的适应面比较宽,可适用于这个行业内的各个职业或工种;职业特定能力是每一种职业自身特有的,它只适用于这个职业的工作岗位,适应面很窄,但有一个职业就有一个或几个特定的能力。职业能力分析的准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后面课程的设置。而我们常会把职业核心能力称为“通用型”能力,而行业通用能力与职业特定能力称为“专业型”能力,在此过程中还要考虑现实职业能力需求与未来能力需求两方面。

4. 分解专业核心能力。这一步要对专业能力再进行细化分析,把职业领域应用到的核心职业能力提炼出来。在此过程中,为培养“中长跑”型的学生,注重学生的职业成长性,应考虑把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综合起来分析,按照一定的比重构建专业核心能力体系。由于各专业的性质不同,专业核心能力体系的构成比例也会有所不同,如在财会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中, “专业型”能力与“通用型”能力的构成比例可以设定为7∶3;在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中, “专业型”能力与“通用型”能力的构成比例可以设定为4∶6;对于计算机专业而言,两者的比例可能达到8∶2。

5. 确定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依据专业核心能力要求,在学生学习基础分析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以学校现实条件为基点,从多个维度综合考虑,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课程规划应包括对学校基本情况和办学理念的说明,对学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结构、课程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的整体性规定。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各核心课程之间的区别和内在联系,更要注意整个课程体系中核心课程与非核心课程的配套和前导后续作用。设置课程体系应邀请行业专家和从业人员参与,经过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及作业人员、学校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专家等多方面的充分论证。

6. 制定专业核心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规定了一定学习阶段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应进行的教学内容及其安排。制定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时,要参照相应的职业资格任职标准,体现工学结合的基本特征,即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让学生亲身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

7. 设计核心课程教学模块。根据专业核心能力的要求,为每门课程选取相应的教学模块,以“项目式”教学来组织课程内容。在内容的选择与排序中,应以项目实施不同阶段的典型任务为载体,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互相关联的学习情景。然后,再进行所需的教学资源建设。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过程,将校内课堂教学和实验训练与校外调研、岗位见习、顶岗实习等相结合,使学生具备相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通过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全面考核及用人单位对人才使用情况的检验和反馈,发现课程建设中的不足,不断加以改进,如此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二)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 先进性和可行性相结合。进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和改革必须坚持与体现最新的职教理念和改革方向,但在具体进行课程设计和项目设计时,要考虑现实的条件,不能“一刀切”,应采取“积极稳妥、创造条件、逐步推进、积少成多”的策略,集中方方面面优势力量,选择某些具备一定条件的专业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以点带面,逐步扩大。

2. 动态性与稳定性相结合。职业教育要适应市场需求,教学内容必须与生产需要紧密结合,而生产过程是动态的,不断有最新的知识、技术、工艺和方法引入,因而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不断开发、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但又不能调整得太过频繁,否则影响课程方案实施的稳定性。这就要求在核心课程构建的时候,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要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前沿性。

3. 行业性与地域性相结合。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职业教育非标准化的程度要更高些,因为各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特点和职业学校条件装备、师资水平、生源素质差异很大,而职业教育主要是“就业于当地、服务于当地”,因而课程设置要考虑地域特征。如黑龙江省某职业学院的物流专业针对黑龙江省是一个粮食大省这一地域特征,专门开设了“粮食仓储管理”课程,而一些沿海开放城市则更趋向于开设保税物流仓储方面的课程。

4. 技能训练与社会实践锻炼相结合。技能训练只是注重于单项操作能力的培养,而社会实践锻炼是多方面的综合训练,能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场景中处理好各方面的问题,更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把素质教育融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5. 多元整合和整体优化相结合。所谓多元组合就是要打破原有课程、学科之间的壁垒和界限,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目标培养的实际需要作为内容取舍和结构组合的标准,分析相关的知识要素和技能要素,对课程内容做纵向和横向的整合,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必需的基础性和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实现整体优化,一要坚持“三面向、一提高”的要求,即面向社会需求、面向学生基础、面向教育规律,提高培养质量。社会需求是出发点,学生的基础是前提,教育规律是保障,提高培养质量是课程目标。二要找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最佳的结构平衡点,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协调发展。三要明确基础课程、专业支持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等模块之间的关系,让它们互相协调,更好地服务于同一目标。

四、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的实施

课程的构成有三个层次,如第 16 页表所示。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与课程相关的教师和学生,而且关系到学校管理者、教学管理部门、后勤保障部门;不仅是一门课程的改革,而且攸关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的配套改革;不仅要穷学校之力全面推进,而且要充分借助企业、行业乃至全社会的力量积极配合;不仅体现为行动领域的创新,而且蕴涵着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

(一)在第一层次中,转变观念是前提,配套改革是根本

专业课程改革要一改以前传统学科型课堂教学模式,会面临许多困难,遇到许多问题,有些模式还处在不断的摸索和改进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曲折,承担一些风险。因而许多职业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不愿意从根本上改变学科型课程体系状况,宁可安于现状,所谓的课程改革最多只是一些不涉及课程本质的小改动,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职业学校重知识传授、轻素质能力培养的现象。所以,只有当管理者和教师深刻意识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危害,切实具备改革和创新的魄力和勇气,才能从根本上实施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

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一部分,每一门课程的改革离不开整个培养方案改革的全面支撑,需要在环节设计、课程配置和时间安排上进行系统协调。如某门核心课程需要到工厂、企业以工学结合的方式完成,则同学期开设的课程应该与学生顶岗生产密切相关,与核心课程互为支撑,适合在生产企业进行或利用学生休息时间学习。在此过程中如果要安排必修的基础课程,如政治思想教育课程等,也必须做相应的改革,使之能适应学生在企业工作期间的学习。

(二)在第二层次中,资源建设是保障,全面考核是动力

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和改革必须有充足的实验实训条件作保证,而目前很多职业学校的技能训练主要还是理论教学的附属,校内实训基地的设备不足,企业氛围不浓;校外实训基地数量和质量不够,不能充分利用。所以,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在校内要确立教学主体和中心地位,一切资源配置要围绕更好地促进教学进行,后勤保障部门要密切配合教学做好车辆及设施的安排工作,解决任课教师的后顾之忧。有条件的学校要加快自主建设,条件不足的学校应采取校企共建、吸引社会资金或与兄弟院校合作共享实训室等方式改进校内实训条件。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应选择在本行业占先导地位的龙头企业作为合作伙伴,要争取政府在学生实习、培训等方面对企业的政策支持,还要有一定数量的积累,不是靠一两个企业,而是要有一个优势互补的企业群体,以方便学校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在此过程中,做好校内外实训的协调和配合工作也非常重要;另外还要加强生产安全和交通安全教育,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全面合理的绩效考核是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的关键。考核包括两个部分: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考核和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考核。对学生的考核应引入社会机制和职业标准,力争做到三个结合: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将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相结合,将知识能力考核与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可把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和职业资格考试的成绩作为相关的课程成绩。对教师的考核要从其课程改革的主观意识、实施能力、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来考核。考核的结果不只是作为奖惩依据,更是为了深入地分析和发现教师在素质、能力方面的不足,以及教改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以便不断改进和完善。

(三)在第三层次中,师资建设是关键,项目设计是重点

教师是专业核心课程的设计者和主导者。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项目课程和教材开发能力、专业的操作能力、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能力、技术服务和咨询能力、专业研发能力、实训设备改造和开发能力、实验实训室改造能力、专业开发能力等八大方面的能力,必须有企业工作或锻炼的经历。这要通过培训和政策激励导向,明确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引导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要通过引进企业人才、聘用企业兼职教师等方法提高教师的“双师”比例。当一位教师不能全部具备这八项能力时,组建团队教学显得非常重要。可考虑同一门课程由多位教师授课,选举其中一人作为课程组长,负责全面协调,每位教师选择自己擅长的技术领域,采取讲座形式或操作演示形式进行教学。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如何根据学生基础和现状,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须由教师根据职业能力要求,选取合适的知识和能力模块,构建学习团队,融合多种教学方法,设计体系完整而生动有趣的综合项目。综合项目要与生产过程相结合,有可展示的最终成果(包括实物、语言、图片、表演等),融合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调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视频课件、操作演示、网络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把学生个人能力训练和团队合作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其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另外,通过举办各种座谈会,如与企业管理者和作业人员的对话、与已就业学长的交流、与兄弟院校同专业学生的交流等,也可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职业认识,培养交流沟通能力。

总而言之,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需要学校和社会各层面的充分重视,需要管理者、教师、学生的通力配合,需要有正确的理念指引和坚持不懈的实践探索。这也是一个“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边学边做”的过程。

(该文2010年发表于《教育与职业》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