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采新闻
自采新闻
本站首页 >> 自采新闻 >> 正文
我校2项艺术作品入选江苏省第三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在行动”“承·民族匠心”非遗作品校园展
作者:发布日期:2025-05-08点击数:

5月7日,由江苏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发起,联合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教育厅主办的江苏省第三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在行动”在扬州大学启动。开幕式上,“承·民族匠心”非遗校园行活动成为亮点。我校高淳陶瓷作品《詠石榴》和无锡精微绣《共生·共荣·共华》2项艺术作品入选“承·民族匠心”非遗作品校园展。

本次展览汇聚全省128所高校331件非遗作品,通过“静态展陈+动态演绎+数字传播”的立体模式,构建非遗文化传播矩阵展现江苏非遗保护的丰硕成果与创新实践。

《詠石榴》高淳陶瓷由党委委员、党委统战部部长阚迺庆自创诗句并题字、谭玉辉老师设计陶瓷花瓶造型共同创作完成。作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采用陶瓷花瓶造型设计,以《咏石榴》为表现题材,结合绘画与诗歌进行创作。通过描绘茂盛的石榴,并配以自创诗句“赤玉凝秋光,千房抱璧藏。山河同一脉,籽粒蕴馨香”,石榴因其籽粒众多且经络相连,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大团结。这首诗借物抒情,表达了“山河同一脉”的思想情感,同时也隐喻了华夏文明的血脉传承和“完璧归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共生·共荣·共华》无锡精微绣由朱旭明老师指导,汉族、苗族和壮族学生共同创作完成。通过草本植物的共生状态象征命运共同体,草叶的根系在地下紧密交织,如同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血脉相连。采用圆形构图象征团结,通过多色丝线的层叠交织,展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和谐之美。草叶从同一片土地向上延展,寓意多民族共同血脉和谐发展,共荣共生;色彩上,青绿基调象征生机,点缀绛红、藏青等民族传统色,呼应“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学校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此次入选为契机,激励更多学生投身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中,不断推动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再上新台阶。(统战部/文:陈益凤,审核:罗志军)





下一条:省委第八巡视组在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下沉调研